铝合金氧化抛光后,表面形成的多孔氧化膜容易吸附污渍(如手印、油污、水渍、灰尘等),清洗时需兼顾 “彻底去污” 和 “保护氧化膜”,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膜层损伤或二次污染。具体清洗方法需根据污渍类型选择,步骤如下:

一、判断污渍类型及处理原则
铝合金氧化膜(阳极氧化膜)硬度较高,但孔隙结构使其对酸碱、强溶剂敏感,清洗需遵循:
禁用强酸 / 强碱(如盐酸、氢氧化钠):会腐蚀氧化膜,导致表面发乌、失光。
禁用硬质工具(如钢丝球、砂纸):会划伤氧化膜,产生永久性划痕。
优先用中性清洁剂 + 柔软工具:温和去污,保护膜层完整性。
二、不同污渍的针对性清洗方法
1. 表面浮尘或轻微水渍
污渍特点:干燥的灰尘、水珠蒸发后留下的矿物质痕迹(白色斑点),附着在氧化膜表面,未渗入孔隙。
清洗步骤:
用柔软的微纤维布(或麂皮)轻轻擦拭,去除浮尘;
若有水渍,用蘸有去离子水(或蒸馏水)的布湿敷 1-2 分钟,软化水渍后轻轻擦净;
用干布吸干表面水分,避免自然晾干(防止再次产生水渍)。
2. 手印、油污(如指纹、食用油、润滑油)
污渍特点:含油脂或汗液(含盐分),易渗入氧化膜孔隙,长期不清理会导致表面发暗、局部变色。
清洗步骤:
配置中性清洁剂溶液(如 pH 值 6-8 的肥皂水、餐具洗洁精,浓度 1%-3%);
用海绵(或软布)蘸取溶液,以打圈方式轻轻擦拭污渍区域(避免用力按压,防止油脂被压入更深孔隙);
用去离子水冲洗表面,彻底去除残留清洁剂(清洁剂残留会吸附灰尘,形成新污渍);
用压缩空气吹干或用干布擦干,确保无水分残留。
注意:若油污较顽固,可在清洁剂中加入少量酒精(浓度≤30%)增强去污力,但需缩短擦拭时间(酒精可能轻微溶解氧化膜表面的封闭层),随后立即用清水冲洗。
3. 颜料、墨水等顽固污渍
污渍特点:彩色污渍可能渗入氧化膜孔隙,尤其未完全封闭的氧化膜更易吸附。
清洗步骤:
先用蘸有酒精(或异丙醇)的棉签轻轻点涂污渍(避免大面积涂抹,防止影响氧化膜光泽),停留 30 秒软化污渍;
用软布蘸中性清洁剂溶液轻擦,重复 2-3 次,逐步去除污渍;
用去离子水彻底冲洗,干燥后检查是否有残留,若仍有痕迹,可蘸少量牙膏(含细微磨料)轻轻抛光(仅针对局部,避免大面积使用导致氧化膜磨损)。
4. 户外暴露后的腐蚀污渍(如盐雾、工业粉尘)
污渍特点:含盐分、硫化物等腐蚀性物质,可能导致氧化膜局部腐蚀(出现黑斑、白霜)。
清洗步骤:
用高压水枪(压力≤0.2MPa,避免高压损伤膜层)冲洗表面,去除附着的粉尘和盐分;
用中性清洁剂溶液浸泡或擦拭(复杂结构可用软毛刷轻刷凹槽),重点处理腐蚀斑点;
用去离子水冲洗后,在 60-80℃烘箱中烘干 10-15 分钟(彻底去除孔隙内水分);
干燥后,可涂抹一层薄薄的硅烷防护剂(或汽车蜡),增强抗腐蚀能力(尤其户外件)。
三、清洗后的保养措施
避免二次污染:清洗后戴干净手套接触工件,避免手印再次污染;存放于干燥、通风处,远离油烟、化学品。
定期维护:室内件每 1-3 个月用干布除尘一次;户外件每 1-2 个月用去离子水冲洗一次,防止污渍累积。
修复轻微损伤:若清洗后表面光泽下降,可用专用铝氧化膜抛光膏(含超细磨料)手工轻抛,恢复光泽后立即用清水洗净并干燥。
禁忌提醒
绝对禁止使用钢丝球、砂纸、硬塑料刷等工具,会直接划伤氧化膜;
禁止使用强酸(如洁厕灵)、强碱(如厨房重油污清洁剂)、强溶剂(如香蕉水、汽油),会腐蚀氧化膜,导致表面失光、鼓泡甚至脱落;
彩色阳极氧化件(如黑色、金色)清洗时需更温和,避免酒精等溶剂导致褪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