迪保五金Dibao Hardware
4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首页  ->  新闻中心  -> 公司动态

如何提高东莞硬质氧化的色差控制?

文章出处:公司动态 责任编辑:东莞市大朗迪保五金厂 发表时间:2025-11-18
  ​在东莞硬质氧化加工中,提高色差控制需从槽液管理、工艺参数调控、预处理优化、操作规范及检测技术等多方面入手,具体措施如下:
东莞硬质氧化
一、槽液管理
成分与浓度控制:
电解液成分需均匀,定期检测并调整至稳定范围。例如,主盐浓度升高会加快着色速度、加深色调,但浓度过高可能导致槽体或零部件附着氢氧化物,影响均匀性。
添加硫酸以保持染色稳定性,但浓度需适中,避免过高或过低导致着色速度下降或不上色。
使用缓冲剂(如硼酸)维持槽液pH稳定,防止因pH波动导致色差。例如,锡盐溶液中不加硼酸会导致锡无法析出,引发色差。
添加稳定剂(含络合剂、还原剂、抗氧剂等)防止亚锡氧化和水解,保持染色稳定性。
温度与搅拌:
电解液温度需稳定,避免过高或过低。温度过高会加速金属离子氧化水解,破坏氧化膜孔结构;温度过低则导致染色速度减缓。一般槽液温度控制在18℃至22℃。
对槽液进行搅拌(如通压缩空气或机械搅拌),确保成分均匀分布,减少局部浓度差异导致的色差。但需注意,单锡盐或双盐溶液不宜使用压缩空气搅拌,以防亚锡离子氧化。
循环过滤:
对着色液进行循环过滤,去除不溶杂质和悬浮物,保持溶液清洁,避免因杂质污染导致色差。
二、工艺参数调控
电压与电流密度:
电压对着色速度影响显著。电压过低时,着色较浅;电压过高则可能击穿阻挡层,导致着色膜脱落、颜色变浅。需根据材料类型和颜色要求,精确控制电压范围。
电流密度需适中,避免过大导致膜孔致密、染色时间延长,或过小导致膜层吸附能力降低、上色速度减缓。一般控制在120—180A/m²。
氧化时间与膜厚:
氧化时间需根据膜厚要求调整。膜厚过低(如低于10μm)易导致染色不均匀,尤其在染深色时因染料沉积量有限而无法达到要求深度。
适当延长氧化时间可增加膜厚,提高染色均匀性和颜色深度。但需注意,氧化时间过长可能导致膜层疏松、耐磨性下降。
染色时间与温度:
染色时间需根据颜色深度要求调整。时间过短可能导致上色不均匀;时间过长则可能因同步封孔过快而中断染料吸附,无法达到要求深度。
染色温度需适中。温度过低时染色速度减缓;温度过高则同步封孔加快,影响染料吸附。一般染色温度控制在60℃以下,并根据颜色要求适当调整。
三、预处理优化
除油与碱洗:
彻底清除铝材表面油脂和污渍,避免因残留物导致氧化膜不均匀、染色色差。除油可采用化学除油剂或电解除油法;碱洗则使用片碱(NaOH)皂化作用去除多余油脂和自然氧化膜。
酸洗与抛光:
酸洗可去除碱蚀后表面污渍挂灰,获得洁净表面;抛光(电解抛光或化学抛光)可消除表面微观不平整,减少应力集中点,提高氧化膜均匀性。
材料选择与纯度控制:
优先选用高纯度铝材(如1xxx系),减少合金元素(如Cu、Si、Fe等)对氧化膜性能的影响。合金元素含量过高可能导致氧化膜脆性增加、着色不均匀。
控制铝材中杂质含量(如铁含量宜低于0.25%),避免因杂质形成电极电位差异而影响氧化着色均匀性。
四、操作规范
挂具与导电性:
使用合适挂具固定铝材,确保导电良好、接触紧密。挂具松动可能导致导电不良、局部氧化膜厚度不均,进而引发色差。
上料与排列:
上料时需控制绑料面积和松紧程度,避免因型材断面差异或绑料松动导致同挂型材之间色差。
型材进入着色槽时需保持一定倾斜度,并确保料与料之间间距相等,避免因液体流动不均导致阴阳色。
后处理与清洗:
氧化后需立即进行着色处理,避免氧化膜孔隙封闭导致染色困难。若需延迟着色,可将型材浸泡在纯水中保存。
着色后需进行彻底清洗(如二级水洗),去除残留染液和杂质离子,避免因水质问题导致封孔不合格或电泳漆附着性差而脱落。
五、检测技术
色差仪检测:
使用色差仪(如彩谱测色仪)检测颜色偏差数据,对每个工艺流程进行精确调整。通过数值记录颜色变化,判定调整幅度大小,代替人眼粗略感知。
来料检测与过程监控:
对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色差检测,从源头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色差问题。
在氧化、染色、封孔等关键工序设置检测点,实时监控颜色变化,及时调整工艺参数。

联系方式

  • 联系人:李先生/137 9066 2198
  • 邮 箱:18929459258@189.cn
  • 电 话:0769-83489258
  • 备案号:粤ICP备2024337026号
  • 地 址:东莞市大朗镇新马莲管理区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Copyright @ 东莞市大朗迪保五金厂 【后台管理】 访问量:
技术支持:【东莞网站建设】 【百度统计】 【BMAP】 【GMAP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