铝合金氧化(通常指阳极氧化)后,可结合其表面氧化膜的特性(多孔、可着色、易附着)进行多种后续表面处理,以进一步提升性能(如耐蚀、耐磨)或增强装饰效果。常见的处理方式如下:

一、封孔处理:提升氧化膜的致密性
阳极氧化生成的氧化膜(Al₂O₃)存在大量微孔,若不封孔,易吸附杂质、水分,影响耐腐蚀性。封孔是最基础的后续处理,主要方式有:
热水封孔:将氧化后的铝合金浸入 95℃以上的热水中,使氧化膜表层的 Al₂O₃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(Al (OH)₃),填充微孔(适合装饰性用途,成本低)。
蒸汽封孔:在高压蒸汽(120-130℃)中处理,封孔更均匀致密,耐蚀性优于热水封孔(适合高耐蚀需求,如海洋环境零件)。
无机盐封孔:如镍盐封孔(用醋酸镍溶液处理)、钴盐封孔,通过化学反应在微孔内生成难溶盐,封孔效率高,适合高耐蚀、高耐磨场景(如航天零件)。
二、着色处理:丰富外观色彩
利用氧化膜的多孔性吸附色素,实现多样化颜色,常见方式:
有机染料着色:将氧化后的工件浸入有机染料溶液(如酸性染料),染料分子吸附在微孔内,再经封孔固定。优势是颜色丰富(红、蓝、绿等)、成本低,适合装饰性标牌、电子产品外壳;缺点是耐光性稍差,长期户外可能褪色。
无机电解着色:通过电解作用,使金属离子(如镍、锡、铜离子)沉积在氧化膜微孔内,形成金属氧化物或合金,呈现金属质感色调(如金色、古铜色、黑色)。耐光性、耐腐蚀性优于有机着色,适合户外建材(如门窗、幕墙)、汽车装饰件。
整体着色(自着色):在阳极氧化过程中直接生成带色氧化膜(如通过调整电解液成分,生成黑色、青铜色氧化膜),无需后续染色,颜色更持久,适合高耐候需求场景。
三、涂层覆盖:增强防护与功能性
在氧化膜表面覆盖其他涂层,结合氧化膜的附着力和涂层的特性,提升综合性能:
喷漆 / 喷粉:氧化膜的多孔结构能增强漆膜附着力,使涂层不易脱落。适合需要特定颜色或更高耐候性的场景(如汽车铝制部件、户外家具)。
电泳涂漆:将氧化后的工件作为电极,在电泳漆溶液中通电,使漆料均匀沉积在表面,形成均匀、光滑的涂层,兼具装饰性和耐蚀性(如铝合金轮毂、自行车车架)。
气相沉积(PVD/CVD):在氧化膜表面沉积金属或陶瓷薄膜(如氮化钛、类金刚石膜),大幅提升耐磨性和硬度